[人物档案]主人公:顾小姐,28岁,人事经理 3年前,我在单位体检中发现有胆囊息肉,医生当时叮嘱少吃油腻的食物,门诊随访。我一直没把这病当回事,但去年做了一次B超后,医生说我的胆囊息肉已经到了不得不动手术的地步,心里真是那个纠结啊,毕竟自己从来没有动过手术,而且这次动手术要把胆囊摘除,心里不免恐惧。不过医生说如果不及时切除,将来可能会引发其它的胆囊疾病,于是考虑再三,在去年10月份,我还是决定动手术摘除了胆囊。 手术以后,我在家休息了近2个月,自己觉得恢复还不错,没有出现不良症状。上班以后,我尽量减少应酬,不喝酒,也少吃油腻食物,更是彻底告别了我心爱的油炸食品。 不过,最近我在网上看到胆囊切除以后,会得大肠癌。这个消息一下子让我整个人都傻了,觉得自己好像离癌症只有一步之遥了。我开始担心自己的肠胃系统,不知道是不是胆囊切除后,一定会得大肠癌,难道就没有任何的补救措施了吗? 我现在对自己的肠胃系统有点手足无措,多吃少吃似乎都不合适,吃啥都觉得会影响自己的健康。尽管只是少了一个胆囊,但我似乎觉得整个肠胃系统都损伤了,什么都不能吃,吃了也不消化,希望专家能给我支个招。 胆囊术后定期做结肠镜检查 特邀解答: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肛肠外科 崔龙 主任医师 大多数人在患了胆囊炎或胆囊结石后通常会选择手术切除胆囊,以达到治愈的效果。胆囊切除术后,医生总嘱咐患者要做好预防保健工作,以防术后出现腹痛、腹胀、腹泻等症状。但你可能不知道,胆囊切除术后除以上常见并发症,还可能继发大肠癌。所以,患者在切除了胆囊以后,应该要注意自我的保健,以防继发大肠癌。 人的胆囊有浓缩、储存和排空胆汁的功能。平时肝脏分泌的胆汁大多储存在胆囊,胆汁的作用是乳化脂肪,促进脂肪吸收,我们吃饭以后,特别是进食含油脂多的食物后,胆囊就会收缩,把储存的胆汁排入肠道,发挥帮助消化、吸收的作用。如果胆囊被切除了,肝脏分泌出的胆汁没有了储存的地方,于是胆汁则会昼夜不停地直接进入肠道,胆汁被肠道中的细菌分解后,产生有致癌作用的“次级胆汁酸”。国外学者研究发现,次级胆汁酸具有强氧化作用,破坏细胞的基因,使细胞的抵抗破坏能力下降,并发生恶性转变,这些因素会促使大肠黏膜发生癌变。然而,往往许多患者会不知不觉走入一个误区,以为切除胆囊以后只要调理调理饮食便可高枕无忧,其实不然,有数据表明,胆囊结石、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大肠癌的发病率较正常人明显增高。 当然,尽管胆囊切除后可能会诱发大肠癌变,但已做了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也不必过于惊慌,只要生活饮食习惯规律,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,注意观察大便的形状变化,有无出血,及早发现及早治疗的话,还是可以避免疾病的发展。在这里,要特别提到的是结肠镜的检查,很多人认为做结肠镜检查很难受,实际上就结肠镜检查本身而言,除非患者的结肠过长或检查者技术不熟练,一般来说不会有太大痛苦。我们要知道结肠镜检查不仅是一种诊断手段,也是一种治疗手段和大肠癌的预防手段。与患大肠癌相比,结肠镜检查的痛苦显然是微不足道的。专家建议胆囊切除术后一般每2-3年要行一次结肠镜检查,有症状者应当提前,密切跟踪观察,以便早期发现大肠癌并可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