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白穴

Bkf8v.jpg

四白穴,经穴名。属足阳明胃经。位于下眼睑下一寸,当眶下孔处。

四白穴概况

应用:

  1. 部位 目下一寸当眶下孔部位,直对瞳孔
  2. 针法 直刺0.2-0.3寸,或斜刺,从上向下可刺0.5-0.8寸
  3. 针感 局部酸胀痛
  4. 主治 面神经麻痹,三叉神经痛,眼病

四白 Sìbái(ST 2)

【标准定位】在面部,瞳孔直下,当眶下孔凹陷处。

【取法】正坐位,在承泣直下3分,当眶下孔凹陷处取穴。

【穴位解剖】穴下为皮肤、皮下组织、眼轮匝肌、提上唇肌、眶下孔或上颌骨。皮肤由上颌神经的眶下神经分布。针由皮肤、皮下组织经眼轮匝肌和提上唇肌,深进眶下孔、眶下管,可能刺及孔、管内的眶下神经、动脉和静脉。针沿管下壁,可至近眶下壁后部结构。所经表情肌由面神经的颧支和颊支支配。

【功用】祛风明目,通经活络。

【主治病症】

眼科手术针麻常用穴之一。

1.精神神经系统疾病:三叉神经痛,面神经麻痹,面肌痉挛;

2.五官科系统疾病:角膜炎,近视,青光眼,夜盲,结膜瘙痒,角膜白斑,鼻窦炎;

3.其它:胆道蛔虫症,头痛,眩晕。

【刺灸法】

刺法:1.直刺0.2~0.3寸,局部酸胀;

2.向外上方斜刺0.5寸,入眶下孔可有麻电感放射至上唇部,治疗三叉神经第Ⅱ支痛。

灸法:不宜灸。

〖取穴方法〗 四白穴位于人体面部,瞳孔直下,当眶下孔凹陷处。取穴时通常采用正坐或仰靠、仰卧姿势,四白穴位于人体面部,双眼平视时,瞳孔正中央下约二厘米处(或瞳孔直下,当眶下孔凹陷处)

〖解剖〗 在眶下孔处,当眼轮匝肌和上唇方肌之间;有面动、静脉分支,眶下动、静脉有面神经分支,当眶下神经处。

〖主治疾病〗 目赤痛痒,目翳,眼睑(目闰)动,口眼歪斜,头痛眩晕。指压该穴道,能提高眼睛机能,对于近视、色盲等眼部疾病很有疗效。

眼保健操中,也有“揉四白穴”一节。四白穴位于眼眶下方的凹陷处,找这个穴位时,可以先将双手食指和中指并拢,放在紧靠鼻子两侧处,中指尖位于鼻子中部即鼻长二分处,拇指支撑在下颌骨的凹陷处,然后放下中指,食指尖所指的地方就是四白穴。按揉时,手指不要移动,按揉面不要太大,连作四个拍。

〖人体穴位配伍〗 配阳白穴,地仓穴,颊车穴,合谷穴治口眼歪斜;配攒竹穴治眼睑(目闰)动。

〖刺灸法〗 直刺或斜刺0.3~0.5寸不可深刺。

〖穴义〗 胃经经水在此快速气化成为天部之气。

〖名解〗 四白。四,数词,指四面八方,亦指穴所在的周围空间。白,可见的颜色、肺之色也。该穴名意指胃经经水在本穴快速气化成为天部之气。本穴物质为承泣穴传来的地部经水,其性温热,由地部流至四白时,因吸收脾土之热而在本穴快速气化,气化之气形成白雾之状充斥四周,且清淅可见,故名。

〖气血特征〗 气血物质为雾状之气,所在为不太高的天部层次。

〖运行规律〗 散热后聚集并向巨髎穴下行。

〖功能作用〗 散发脾热,向天部提供水湿。

〖治法〗 寒则补而灸之,热则泻之。

人体穴位专题

腧穴相关电子书

  • 《人体使用手册》畅销中医保健图书
  • 《手穴手纹诊治》
  • 针灸专业电子书:《针灸学》、《中医刺灸》
  • 《中医基础理论》中医基础入门电子书
  • 《针灸甲乙经》

人体穴位图

人体穴位图主页(包含找穴方法视频教程等内容)

参看

  • 《针灸学》- 四白穴

更多医学百科条目

ll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