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门穴

Bkejw.jpg

期门,经穴名。出《伤寒杂病论》。属足厥阴肝经。肝之募穴。足太阴、厥阴、阴维之会。在胸部,当乳头直下,第6肋间隙,前正中线旁开4寸。另说“在乳下四寸,第三筋(肋)端”(《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》);“乳旁开一寸五分,直下一寸五分”(《循经考穴编》):“在乳直下四寸,乳根下微外,日月上,横直巨阙”(《针灸集成》)。布有第六肋间神经,第六肋间动、静脉。主治胸胁满痛,黄疸,呕吐,呃逆,腹胀,胁下积聚等。斜刺0.3-0.5寸,不宜深刺。艾炷灸3-5壮;或艾条灸3-10分钟。

基本简介

取穴方法:该穴位于胸部,当乳头直下,第6肋间隙,前正中线旁开4寸。

期门穴

解剖:有腹直肌,肋间肌;有肋间动、静脉;布有第六、七肋间神经。

主治疾病:胸胁胀满疼痛,呕吐,呃逆,吞酸,腹胀,泄泻,饥不欲食,胸中热,喘咳,奔豚,疟疾,伤寒热入血室。

人体穴位配伍:配大敦穴治疝气;配肝俞穴、公孙穴、中脘穴、太冲穴、内关穴治肝胆疾患、胆囊炎、胆结石及肝气郁结之胁痛、食少、乳少、胃痛、呕吐、呃逆、食不化、泄泻等。

刺灸法:斜刺0.5~0.8寸;可灸。

附注:肝经募穴。

别名:肝募穴。

穴义:天之中部的水湿之气由此输入肝经。  

名解

(1)期门。期,期望、约会之意。门,出入的门户。期门名意指天之中部的水湿之气由此输入肝经。本穴为肝经的最上一穴,由于下部的章门穴无物外传而使本穴处于气血物质的空虚状态。但是,本穴又因其位处于人体前正中线及侧正中线的中间位置,既不阴又不阳、既不高亦不低,因而既无热气在此冷降也无经水在此停住,所以,本穴作为肝经募穴,尽管其穴内气血空虚,但却募集不到气血物质,唯有期望等待,故名期门。(2)肝经募穴。理同其门名解。

气血特征:气血物质为散行于天之中部的湿热水气。

运行规律:由穴外进入穴内后循肝经下行。

功能作用:募集天之中部的水湿风气。

治法:寒则补之灸之,热则泻之。

位置:位于乳下两肋间当第六肋间。

经属:属肝经,肝之募穴。足太阴,厥阴,阴维之会。击中后,冲击肝、脾

主治:胸胁胀痛、呕吐、吞酸、呃逆、腹胀等肝胃病证;奔豚气;乳痈。

人体穴位专题

腧穴相关电子书

  • 《人体使用手册》畅销中医保健图书
  • 《手穴手纹诊治》
  • 针灸专业电子书:《针灸学》、《中医刺灸》
  • 《中医基础理论》中医基础入门电子书
  • 《针灸甲乙经》

人体穴位图

人体穴位图主页(包含找穴方法视频教程等内容)

参看

  • 《针灸学》- 期门穴

更多医学百科条目

ll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