龈交穴

Bkg4e.jpg

龈交穴,经穴名。出《素问.气府论》,原作龂交。属督脉。为督脉、阳明之会。在上唇内,唇系带与上齿龈的相接处。布有上齿槽神经和上唇动、静脉。主治癫狂,痫症,鼻渊,牙龈肿痛,齿痛,口舌糜烂,鼻息肉等。向上斜刺0.2-0.3寸,或点刺出血。

〔释名〕

穴位于唇内上齿龈与唇系带连接处,又为任、督两脉之会,故名。

〔出处〕

《素问.气府论》。

〔位置〕

上唇内,唇系带与上齿龈连接处,张口取之。

《针灸甲乙经》:“在唇内,齿上,龈缝中 ”

〔局部解剖〕

肌肉:上唇系带。

神经:上颌神经的上牙槽前支。

血管:上唇动、静脉。

〔类别〕

交会穴:《素问.气府论》王冰注:督脉、任脉二经之会;足阳明胃经“入上齿中”,故《奇经八脉考》补充作:任、督、足阳明之会。

〔功效〕

开窍,明目。

(主治〕

古代记述:目痛不明,鼻中息肉不利,鼻头额痈中痛,面赤,心烦痛,颈项急不得回摄,口不可开,骨槽风,痉,烦满,寒热,口僻,癫狂,齿间出血。

近人报道:痔,急性腰扭伤。

〔方例〕

口僻:颧髎、龈交、下关。

口噤不开引鼻中:龈交、上关、大迎、翳风。

颈项急不得顾:风府、龈交。

〔刺灸法〕点刺出血,禁灸。

人体穴位专题

腧穴相关电子书

  • 《人体使用手册》畅销中医保健图书
  • 《手穴手纹诊治》
  • 针灸专业电子书:《针灸学》、《中医刺灸》
  • 《中医基础理论》中医基础入门电子书
  • 《针灸甲乙经》

人体穴位图

人体穴位图主页(包含找穴方法视频教程等内容)

参看

  • 《针灸学》- 龈交穴

更多医学百科条目

lll